近年来,职业院校会计专业学生数量不断上升,会计专业发展突飞猛进,促进了职业会计专业的高速发展,规模不断扩大,毕业生人数激增,市场需求渐近饱和,低端会计人才的过剩与高端会计人才的紧缺同时并存。作为培养会计人才的重要基地,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在如何打造自身的品牌特色,怎样调整人才培养模式,新形势下什么才是有效的高职会计专业的改革方法和措施,针对这些问题,全国各大院校会计专业都有自己的一套经验与总结。在学院和系教学工作的统一安排下,我有幸参加了在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举办的“2017年全国职业院校会计骨干教师”培训活动。现将这次培训工作总结如下:
一.培训时间
2017年
4月
14日
至
2017年
4月
18日
二.培训地点
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
三.培训内容
(一)高职会计专业教学改革与一流专业建设
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教授,院长
赵丽生
教授提出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时代,社会迫切需要会计专业在教育理念、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实践条件、运行机制等方面的改革创新:1.加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和实践,加强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实践和改革是高职人才培养工作应首先解决的问题;2.从高等职业教育的要求和特点上讲,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势必影响着教学的效果,影响着学生能力的培养。
(二)作业成本法
山西省财税专科学校
高翠莲
教授用深入浅出的方法讲授了作业成本法的基本原理和运用。具体内容重点提出了两点:1.作业成本法就是,依据不同的成本动因分别设置作业成本库,再分别以各种产品所消耗的作业量分摊其在成本库中的作业成本,然后,分别汇总各种产品的作业总成本,计算各种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2.作业成本计算法将着眼点放在作业上,以作业为一种过渡的成本计算对象,依据作业对资源的消耗情况将资源成本分配作业,再由作业依据成本动因追踪到产品成本的形成和积累过程,由此得出最终产品的成本。
(三)“营改增”全面推开后对财务会计教学的影响
“营改增”是我国财税体制的重要变革,如何适应国家税制改革的大潮、如何利用学习,将这一政策对于学科的影响吃透,再贯穿于讲课之中,让学生掌握最权威、最新的相关知识,已成为我们财经类学院教师共同思考的问题。丽水职业技术学院
梁伟样
教授通过对“营改增”后的财务会计实务的政策解读和案例讲解让我们及时了解和掌握最新、最快的财务政策,丰富我们的知识体系,为以后的优质教学鉴定基础。
(四)管理会计发展动态与教学改革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马元兴
教授通过管理会计发展趋势、管理会计建设、管理会计应用、管理会计人才培养滞后、管理会计教育教学改革展望、高职高专管理会计改革重点等五个方面具体阐述了:管理会计在我国发展的具有良好的国家政策层面的优势,但它在企业里应用参差不齐,主要是由于管理会计人员缺失和我国管理会计教育滞后带来的;对于高职高专院校来说主要是着力于管理会计专业改革,其重点之一:会计专业必须开设二门必须课程《管理会计基础》《管理会计实务》目前重中之重的工作,一是开发这二门课程的教学标准;二是编写这二门课程的教材。
(五) 会计行业转型发展与会计实践教学改革
山西省财政税务专科学校教授董京原主要通过实训室体系、实训课程体系、实训课程体系建设和学生活动与实训教学的结合这几个方面向大家交流了他们学校在实践教学上的经验。值得提出的是,他们学校把会计专业的实训更为具体和细化,比如把会计专业实训就分为:1、会计基本技能训练(第1、2学期)。
2、 会计基础手工实训(第1学期)。3、会计专业主干课同步实训(第1-4学期)。4 、出纳岗位仿真实训(第4学期)。5 、会计信息化应用操作(第3、4学期 )。6 、Excel在会计中的应用(第5学期)。7、企业创设、财会职业能力养成(第5学期)。8 、ERP沙盘模拟实训(第5学期)。9、会计综合模拟(第5学期)。10、会计工厂代理记账(第4、5学期)。这种体系更为细化,值得学习。
这次的学习培训过程紧张有序,培训内容充实,既有最新的前沿会计知识培训又有专业建设培训,在培训中专业教学能力得到锻炼,视野得到了开阔,为自己的以后的教学工作提供了很多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