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2025-06延续过往,秉承初心,期刊分区表团队发布2025年《国际期刊预警名单》。2025年《国际期刊预警名单》聚焦两类科研生态建设亟待解决的问题与挑战:1)破坏科研生态良性发展的学术不端行为;2)不利于我国学术成果的国际化传播、出版经费有效使用的行为。2020-2024年预警期刊情况2024年的《国际期刊预警名单(试行)》包括24本期刊,相较于2023年的28本减少了4本。今年的24本期刊中,共计23本期刊有最新中科院分区,包含11本医学期...
12
2024-10在论文写作中,论证就像一场友好对话,在对话中,我们和想象中的读者一起推理一起解决问题。这个问题的解决办法读者可能不完全接受,但那不意味着他们反对,这意味着他们只有看到基于可靠证据的合理推理之后才会接受。关于合理论证,凯特·L·杜拉宾在《芝加哥大学论文写作指南》中提到五个关键。 一、以回答读者的提问为中心构建论点在写作中,必须要回答假想读者的问题,还要代表他们提出问题——就像真实读者一样频繁而尖锐...
16
2024-01一、研究重难点(一)“重点”要写“为什么”,“难点”还要写“怎么做”在写这一部分时,大家一定要注意,“重点”不需要说明怎么解决,只需要回答为什么是“重点”。但是“难点”一定要说明如何解决,因为它很难,如果你没有想到解决它的计划,评审可能就会产生一种想法:这么难,你肯定做不了。如下图所示,“重点”只写了两个方面,比较简短。“难点”虽然也是写了两个方面,但是篇幅比较长,这是因为它们分别比“重点”多...
16
2024-01正文的观点论证过程是以条理清晰、逻辑连贯为基础,对核心观点展开合理且充分论证的过程。其中,保持论证的前后语句(段落)之间的逻辑连贯,是较为基础但又非常重要的一项要求。无论论文属于哪种研究范式,若前后语句甚至前后段落之间没有较为连贯且通畅的逻辑联系,则会十分影响写作质量。然而,很多论文作者在此方面的问题比较普遍化,在观点的论证过程中因自身的逻辑思维能力有所欠缺,观点的论证看起来思维并不严密,前后...
28
2023-077月27日,第二届秦创原高价值专利大赛决赛在西安圆满落幕,20个优秀专利项目从全国320个项目中脱颖而出,跻身决赛展现风采。大赛评出一等奖两个,二等奖三个,三等奖五个,来自西安一九零八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新型高密度固态储氢材料”与哈尔滨工业大学的“航空透明件功能涂层快速维修装备及技术”两个项目斩获一等奖。陕西省知识产权局党组书记、局长侯社教、省国资委监事会主席刘文俊、省财政厅副厅长武自力、省科技厅二...
06
2023-04教育部教育部社科司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专项(党的二十大精神研究) 申报通知及指南 (申报时间:2022.11.18-2023.06.30) 教育部社科司 2023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申报通知 (申报时间:2022.03.24-2023.04.28) 教育部社科司 2023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申报通知 (申报时间2022.03.24-2023.04.28) 教育部社科司 2023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
10
2023-02一、细化顶层设计,完善管理制度在新时期,高职教师整体科研水平的提升,需要有一套科学完善的科研管理制度和管理机制加以保障。首先,教育主管部门和高职院校应根据“职教二十条”和“双高计划”的相关要求,全面细化顶层设计,制定并完善相关的科研考核和管理制度,规范课题申报、研究开展、技术转移和成果登记的程序和标准,完善科研监督管理制度,使得广大教师在从事科研工作时有章可循、有规可依。其次,进一步完善...
12
2022-11“破四唯”“立新标” :科技人才评价改革试点工作启动11月9日,科技部等8部门日前印发《关于开展科技人才评价改革试点的工作方案》,旨在以“破四唯”和“立新标”为突破口,创新科技人才评价机制,并形成可复制可推广可落实的经验,激发科技人才创新活力。《方案》围绕国家科技任务用好用活人才,以“评什么、谁来评、怎么评、怎么用”为着力点,以“破四唯”和“立新标”为突破口,以深化改革和政策协同为保障,按照创新活动...
21
2022-09参考文献类型标识及著录法参考文献中,M、J、N是参考文献类型标识,分别代表专著、期刊、报纸。专著[M],英文为monograph,根据学术论文的长短,又可以分为单篇学术论文、系列学术论文和学术专著三种。一般而言,超过4-5万字的,可以称为学术专著。报纸[N],英文为newspaper article,以刊载新闻和时事评论为主的定期向公众发行的印刷出版物或电子类出版物。是大众传播的重要载体,具有反映和引导社会舆论的功能。期刊[J],英文...
18
2022-0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文摘编写规则GB6447—86.pd
热点链接
专题网站
部门直达
兄弟院校
Copyright @2019, 陕西财经职业技术学院 陕ICP备06007066号-1